第(2/3)页 不一定能保证大卖,但肯定能赚些些,给公司一个交代。 高佬森端起茶,缓缓颔首:“好啦,我老骨头,看不懂新世界,既然你这么有信心,叔父们肯定信你啦。” “等着看你表演点金仙术啊,赚钱记得多分我一分就行!” 叔父们的领头人开口,没有叔父反对,便是已经得到支持。 肥猫宽声道:“阿棠的91杂志有多赚钱,大家也看见了,五十万当票买了舞王的头,帮社团在太子道插旗。” “不是靠拳脚功夫,是靠脑子的。” 老摩正好是尼刻的顾客,脚上穿着款Nike Cortez子弹头鞋型,见到叔父们都撑神仙棠,心里有些不平,把脚架在椅子上,出声道:“阿棠,卖波鞋是能赚钱,但美国佬的技术,你学得过来?” “这双波鞋摆在店铺里能卖两百八十块,你造的鞋能卖八十块吗!” 尹照棠目光瞥向老摩,看得出他被美式神话洗脑的不浅,但港岛这样物欲横流社会,英语是官方语言,海外媒体是最权威的新闻机构,市民对西方有点幻想是很正常的。 人对没真正见过的地方,总是抱有更高期待。 “老摩哥,这双鞋不是美国货,是日本产的。”尹照棠吸上口烟,轻描淡写的道:“你自己翻开看看。” 70年代尼刻就在亚洲找血汗工厂,首先选址便是积极承接美国老豆产业链的日本,自家儿子总不好要太高工资。 后来,日本经济发展迅猛,人力成本上涨,才转移到韩国,最后落户国内。想在美国买一双美国产的耐克都难,何况是在港岛。 老摩翻开鞋舌内的标签一看,果然是日本货,脸也不禁臭臭的:“妈的,还真是日本佬的货。” 尹照棠见他吃瘪,笑了一声:“老摩哥,橡胶鞋底,麂皮布,港岛大把人在卖,连供货到日本的供应商都是东南亚华侨。” “钱给鬼佬们赚走,不如自己赚啦,华人也要有自己的波鞋品牌嘛!” 街市勇一直板着的脸,显露出几分情绪:“这话说的没错,总不能全港都穿洋鞋,一双自己产的鞋都没吧?” “好,我信球鞋能赚钱,但搞工厂,不是搞杂志,拍拍照片,找几个靓女脱光衣服,客人们就买单啊。阿公回首就砸五百万港币出去,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老摩质问了一声。 肥猫把目光转向他:“老摩,你什么意思?” 老摩当然不敢跟阿公唱反调,一番戏演下来,自有目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