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想到这东西,张秦川连吃饭的心情都没了,拍了拍三叔的肩膀道:“三叔,你们先去吃,我突然有点事。” “唉?唉!” 看着突然转身就走的张秦川,三叔愣了一下,他还以为他刚刚说的话有啥不妥呢。 是作为大哥,跟自己年幼的妹妹讲点乱七八糟的故事,确实有那么一丢丢不妥,但他这个当叔的也就发个牢骚啥的,也没说啥重话啊,这不吃了? 此时的东方厂门口,张沫上身穿了件黑色的短袖,上面带着一个很大的胜利手势图案,下身一件浅色牛仔裤,一双小白鞋,很普通,很休闲。 一辆黑色的大众停下,后面还跟着一辆金杯大面包。 前车下来一位留着短发,看样子不算大,二十来岁的女人。 长相 猛一看像个小狐狸似的,乍一看不算惊艳,但很耐看 “张老师,你好,你好!” 谢南一下车,看到张沫居然在这儿等她,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上前两步非常客气的伸出双手跟张沫握手。 “哈哈,接到你们电话我就下楼了,正好这会儿不忙。” 张沫解释了一句,扭头看着后车下来扛着设备的摄影师。 今天,这个以谢南为首的采访小组,是南方的一个娱乐节目《最佳现场》的设置小组。 这个节目很有意思,有一定的名气。 他们这个节目最出名的是什么? 不是采访质量有多高,请来的宾客身份有多牛逼,真正让他们出名的是,这个节目非常非常‘努力’,用以后的网络热词,就是非常卷! 卷到什么程度呢? 一般的娱乐采访节目,基本上频率再快的,一周请一个来宾,做一期节目,也就差不多了。 而他们这个《最佳现场》采访频率是多少? 一年365天,全年无休。 据说去年达到了采访巅峰,一年采访了将近400人,平均每天都要采访一个以上的明星! 整个节目四位主持人,分工合作,说句不好听的,跟流窜的蝗虫似的。 这么高强度的采访,要是要求质量那就没的说了,整个娱乐圈所有一线明星加起来,总共才有多少啊? 这里面再除掉那些不愿意接受采访的,或者时间错不开,接受不了采访的,剩下的又有多少? 所以这个节目组的采访核心,已经不是以明星为主了,他们的采访对象,是各行各业有点名气的人,都会被他们当成目标,主打的就是一个名气不够,数量来凑! 《最佳现场》的采访方式很随意,有时候需要外景的时候,就去采访对象当地拍摄,比如拍拍采访对象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等。 这种采访是最费时费力的,加上路程、准备等等,一般都是两三天起步。 而为了凑数量,节目组最喜欢的是把各个嘉宾邀请到他们的演播间采访,这种等着人上门的方式才是最省事的,有时候,上午采访一个,下午可以再安排一个,一天就能采访两个,跟生产线似的。 节目后期的制作、播出时间等等,对他们来说都不太重要,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有时候还会蹭蹭时下热点,比如现在时下的热点,就是张沫的这部新电影 对于东方厂来说,张秦川都霸占暑期档多长时间了? 以前如果别人敢跟他抢暑期档,什么提前曝光对方影片,或者印制大量高清盗版光碟的手段,他都做得出来的,哪怕没人抓到这是他干的,但每次都这样巧合,谁还跟他争抢暑期档? 这次是张沫上暑期档,整个暑期档除了张沫这部电影之外,其他的都是些无所谓的小卡拉米。 众多臭鱼烂虾中,像张沫这种虽然是新人导演,但监制名挂着张秦川名字的电影,那属于人群中一眼就能发现的存在。 任何这个时候想去看电影的观众,哪怕他们没什么宣传,也能从电影院海报所挂的位置,一眼看出《乐园之夜》。 不能说他们以大欺小,毕竟暑期档就是东方厂的传统自留地,可以不服,憋着就行了! 这是无数人用血泪总结出来的经验 以往采访的时候,谢南总是显得很急迫,哪怕是面上不显露出来,但日程安排的都很紧凑。 这次采访张沫就不一样了,她不仅没了往日的急迫,反而希望这次的采访越慢越好。 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因为张沫身上有多少她想挖掘的新闻爆点,而是张沫背后所在的东方厂。 一直以来,东方厂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高冷。 以前的东方厂,在有影视剧需要上映的时候,还会宣传宣传,偶尔玩点新花样什么的。 但这几年,随着东方厂在国内地位的越发稳定,他们的影视作品宣发手段,也越来越佛系。 该有的都有,但没什么花样,公布一下上映时间,宣传一下花絮镜头,然后没了! 不管是张秦川,还是老谋子,或者是王精这些人,都是成名已久的老导演了。 他们的作品,已经有一部分固定观众了,正常走流程就行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