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元璋恍然大悟,再看向眼前那些百姓,有说有笑的一幕,他心里感触万分,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盛世,百姓只要能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就是盛世!” “咱当了那么多年皇帝,都没有做成的事情。” “让咱大孙,监国一年多,就做好了。” “咱大孙天生是当皇帝的料。” 老朱对朱允熥的能力,感到欣慰的同时,又是欣喜的。 自己的孙儿那么好,能不欣喜吗? 这要比标儿还好。 朱标有一个好儿子。 大明第二个皇帝,绝对是大明,最与众不同,并且最厉害的皇帝。 吉祥躬身说道:“都是陛下教导得好,以及殿下天资聪颖,完全把陛下的能力,都继承过来了。” 朱元璋听着,哈哈笑道:“你这老东西,就会说好话,其实咱也没怎么教过他,以前咱都看不到他,唉!” 提到这个,朱元璋心里惭愧。 那么好的一个孙儿,他竟然看不到。 眼里都是朱允炆那个废物。 朱允炆真的,很不合适当皇帝。 看到大明越来越好,朱允熥越来越勤政爱民,这是大明百姓的福气! 朱元璋说道:“送一份,今天的报纸上来。” 他倒是想看看,大孙将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报纸很快,送过来了。 朱元璋打开看到今天的头版头条,不由得眉头一皱:“玩得那么大啊?” 他一看就明白,朱允熥的计划是什么。 首先朝廷要表态,两不相帮,给了那些传统读书人一种希望。 其次,给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在报纸上面,互相争论,放开投稿,只要写信到大明日报编辑总部,就能投稿。 投递的稿件,会挑选合适的刊登。 确实是把这件事,彻底地玩大起来,朱元璋看了甚是担心,朱允熥能不能控住全场。 “咱大孙,应该是可以的。” 朱元璋又恢复了,对朱允熥的信任。 认为一定没问题。 朱元璋继续看下去,心里感叹道:“允熥这样做,就是挑起他们的斗争,接下来他们将会争议不停。” 不过有争议,才能达到,朱允熥一开始说的效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