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各位爱卿觉得这一防洪之法如何?” 皇上一问,下面的好几个大人站出来: “一派胡言!” “回皇上,水是往低处流,但正好,江南位低,却是我皇朝的粮米之乡,要是任由水流去淹没,居时不只是江南无米,全皇朝的百姓也无吃食。国将不国了。” “回皇上,今年我们得皇上福荫,有了最好的建堤办法,防洪已不是难事了。这种草菅人命之法,岂可为之!” “回皇上……” 一个一个的大人慷慨而言,把假付世玉的办法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位大人更是看到了他手上的试卷: “回皇上,此试卷居然也收了上来,怎么会是读书人写出来的?恐污了圣目。该问其罪也。” 对呀,一个个的这才看到那试卷上的墨点。 王公公下台来从假付世玉手上拿过那试卷,忙向皇上行礼: “都是老奴的错,如此试卷居然混在了当中。” 皇上皱了一下眉头道: “如此说来,此法不可取,这试卷倒是污了一些,不过,可以看看他之前考试之试卷。可否还是如此。” 似乎是早就准备好了。一边的一个小太监就直接递了一张试卷过来。皇上对照着一看: “各位爱卿看看,我似乎觉得这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字。” 假付世玉心凉了。咚的一声,一下子就跪了下去。 有两位大人上前看了,都皱眉道: “这运笔,这笔锋,都不是同一人写的。那这付世玉是付世玉?” 皇帝神色一冷,看向众大人: “这次阅卷的都有谁?你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每一张试卷上,都有阅卷人的名字,当考生考上后,以后,这位阅卷人就算是他的一位先生了。 而这付世玉的试卷上写着:吕昆。 吕昆正是付尚书之大舅哥,也是现在的吏部侍郎。此次本来该是吏部尚书做为主考官的,但在考试前几天,尚书大人卧床不起,所以,临时把这个事交给了吏部侍郎。 因为试题这些,前期的事都准备好了,只差监考和考后阅卷了。皇上也是同意了的。 吕昆被点到了名,一头冷汗的站了出来。 “回皇上,是臣阅的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