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果然,闻名不如见面,你比老朽所想,更加灵动。只是,老朽一直有个疑问,不知巨子可否作答?” 姜安饶敏感的注意到王逸突然换了称呼,于是连忙肃颜答: “前辈请问,姜饶定知无不言。” 王逸点头道: “外界传言,你是秦墨巨子东方墨的弟子,还无人知道你已经继任秦墨巨子了。方才你在山间呼唤时,自称新墨巨子?新墨秦墨,有何区别?” “秦墨如今即是新墨的一部分。新墨并非我擅改的称谓。 墨子晚年苦思如何整治这乱世,但墨家彼时已分崩离析,是以他想,原本的墨家已经无法达成所愿了,便传了巨子令给他的几个关门弟子,嘱托日后若是找到救世之道,再收门徒便以新墨为名。 我也是机缘巧合与几位墨家弟子结识,之后得了他们认可,授予了我巨子令。后我父亲接了秦王的征辟诏书,入秦为司徒,我便跟随他去了咸阳。 之后拜东方墨巨子为师。老师醉心钻研机关术,墨家事务多交由我处理,到老师觉得我可以胜任巨子之责,便把秦墨都交给了我。 数年前我便是秦墨巨子了。只是老师怕我年幼,便要我不必声张。这次来楚国,也是为了整顿楚墨而来。 昔年墨家三分,墨者四散天下。我想看看,若有依旧能坚守墨门道义者,自然要收回到新墨之中。至于借墨家名义,胡乱行事的,便只能清除掉,好保存墨门清名。 相信再过不久,天下墨者就能重为一家了,即为新墨。” “原来如此。”听了姜安饶的解说,王逸缓缓点头,“墨翟所想,依旧是救世救人,倒是令人钦佩。这么说,你能得他弟子认可,是寻到了救世之道?那老朽可否听上一听这救世之道?”王逸也很是好奇。 “前辈想听,姜饶自然知无不言,但我也不敢妄言所作所为是救世,只是有想法便要尝试一番罢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