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相对无中生有的救命之恩,远远抵不上当年京都的轰轰烈烈。 毕竟这也没过去几年。 好多人都还记得当时闹腾的沸沸扬扬的,要说那时候的宋祁对周凝不是真心的,没人会信。 可如今他广纳后宫为了子嗣也就罢了,竟然又冒出来一个救命恩人。 真是巧合啊,救命恩人刚好是镇北王的女儿。 镇北王一直在漠北,这位长宁郡主也在漠北长大,这两人相隔千里,这命到底是如何救下来的? 有人猜测根本就不是什么救命之恩,完全是酒后那什么。 乱完之后发现是镇北王的女儿,不得不负责,所以才会有三书六礼。 否则怎么解释纳妾还要走三书六礼的? 百姓像是吃到了什么大瓜一般,对啊,纳妾怎么还要三书六礼的? 他们更倾向酒后那什么。 宋祁的形象在大众心中一落再落,见一个爱一个。 不过,有了上次东厂抓人事件,没人敢在大街上议论这事。 这种事大都是以“我跟你说,你可千万别告诉第二个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种方式传播出去的。 因此那些强行为宋祁何肖雁翎洗白的说书先生连续多日都被人嘲笑,虽然没人说什么,但是百姓眼中的那种嘲讽仿佛有实质一般。 这么一来,那些说书的都不干了,甩甩袖子走人了。 周凝甚是无奈,做这些争论不过是一些口舌之争罢了,根本不会给宋祁带来实质上的伤害。 他再怎么渣,到底还是迎合了大部分男人的心理。 大部分的男人对纳妾这种事并不反感,甚至有条件不纳妾的还觉得脸上无光。 先前是因为帝后一夫一妻,他们也不敢造次,先前纳回来的就算了,后来没人敢了。 自从皇上开后宫之后,有条件的人都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对一般男人来说,权、钱、色,永远是他们追求奋斗的目标。 所以,凌玉锦这些手段,最多只能给宋祁添添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