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纪录片这玩意。 虽然同属于影视类型之一,但,与其他所有的电影类型相比,纪录片在本质上需要具备着真正的真实感,镜头的艺术只是纪录片的工具,真正的核心是其所记录的现实,人和事物。 关于真实性这一点。 某些无良媒体手下的阴间滤镜除外,真实不等于歪曲的真实。 事实上。 自电影诞生之初,电影一直便趋向于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两个主要的方向。 其中,我们在大银幕上所熟悉的类型片,便是处于这两个方向之间。 形式主义的极端乃是各种先锋派、实验派,这类电影,完全以形式为核心;而现实主义的极端便是记录片。 在此。 谈及东区的独立导演,抛开那些成名许久的文艺片导演,徐桐作为长期游走在地下的导演之一,虽然一直受到大众的忽略,但,对于整个电影圈来讲,他的名字并不陌生。 当然。 更多的是以“小众、清高、艺术”等标签存在着。 在纪录片领域,他算得上是一位不可忽略的独立导演之一,但,与大众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徐桐自己,一个能十年如一日,用镜头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的人,自然是有着自己的野望。 他以往的镜头长期地关注于那些时代中的边缘人群,关于那些小人物。 所以。 现在,他希望关注一些时代的弄潮儿。 曾经人们把他的三部纪录片共称为“游民三部曲”,那,徐桐自己很乐意再来一个“时代三部曲”。 至于给个人拍记录片的事例? 数不胜数。 前世,16年便有着给知名脑瘫诗人余秀华所拍的记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HBO亦特意为斯皮尔伯格打造了一部专属于他的2个半小时的记录电影…… 当然。 来自于13年的《打扰伯格曼》大概更让人熟悉。 因为,其中李安可是贡献了他的那一句经典言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这句话的原文为:我连续看了两次,看完动弹不得,仿佛被导演夺走了T贞,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嗯。 这里请注意。 李安的这句话是在表达着他对于伯格曼的追崇,毕竟,李安可是伯格曼的小迷弟,只是呢。 这句话后来在表情包的传播中,逐渐改变了李安的原意。 邱木看着徐铜,显得有些沉默。 第一时间,他的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拒绝,毕竟,让一个镜头整天围绕着自己转!? 疯了吧。 但。 在正准备开口的时候,他突然愣了愣,因为,他觉得,与其记录他,刚好在这里,他还有着更好的记录载体。 想了想。 邱木开口说道。 “徐导主要是想侧重于哪个方面呢?关于个人,还是关于电影?” 徐铜看着邱木,在短暂的沉默中,他构建着关于整个片子的总体结构。 “在我的预设中,我是准备以邱导你的个人视角为核心,在此展开关于电影的讨论,当然,这种探讨可以是关于电影、艺术、三观……等所有有可能展现出来的形式,邱导你觉得如何?” 徐铜说着,顺便用余光打量着邱木的表情。 讲真。 伴随着邱木这些年的声誉和地位的变化,虽然他自己没有觉察,但在别人眼中,真正具备着一股压迫感。 即便,他顶着一张年轻的脸。 所以,徐桐很清楚,拍邱木?和他以前拍的那些边缘人群完全不同,拍那些人,他的镜头可以更加的放肆,但拍邱木,他的镜头需要更加的克制,有挑战性,不过,徐桐喜欢。 “听上去很有意思。” 认可,意味着可能性。 毕竟。 对他来讲,获得邱木的同意才是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邱木不答应,一切都无从谈及。 “那邱导……” “我觉得,我得事先声明一下。” “关于拍摄,我并不喜欢镜头过多的涉足我自己个人生活,我想,这部片子的目的也是为了展现一个关于电影的台前幕后正在进行着、发生着的可能性,而不是那些家长里短的乏味闲事,你觉得呢?” 邱木说着。 顺便在心里默默吐槽。 事实上,如果徐铜的镜头只是为了记录他的生活,那……大概,那还真是一个充满着无聊的故事。 因为。 邱木的日常是咸鱼摊。 今日无事,躺一个。 到时候,大概连带着徐铜自己都可能会因此怀疑人生.ing。 所以。 为了个人隐私。 也为了徐铜的人生观,邱木觉得,这些事得提前说明。 “当然。” 徐铜看着邱木,不由得笑了笑,显得很开心。 “这正是我的目的。” “那行,我们先留个联系方式,关于拍摄的具体安排,我们到时候再具体协商。” 邱木笑着说着。 在这个场合,他们也不太适宜过多的谈论这些。 毕竟。 现场的人正看着呢。 字面意思的看着,邱木和徐铜闲聊之余,当真有无数双眼睛正在目光炯炯地望着他们。 当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