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且说此刻的甘露殿内。 唐太宗膝下此时成年的共有五位皇子,其余皇子都已皆奉旨到甘露殿考核过去了,就剩下李恪这位蜀王还未考核,因为… “皇上,蜀王殿下不愿前来,还不让小的继续劝说,小的没了法子,只好回来上报。” 而在此时,一名传话太监急忙进殿而报。 李世民听得心中一愣,皱眉问道:“蜀王可有说过原因?” 刚才进来的传话太监不知怎么回答,踌躇了好一会,说道:“蜀王他说身体抱恙不能前来。” “想必蜀王殿下定是感到身体不舒服,为了能在皇上您跟前能展现出更好的形象,这才驳回了太监。”见李世民的眉头皱的更紧了,负责内务的太监王德低声道:“既然事出有因,皇上不如改日再测。” 李世民又皱了皱眉。 李恪,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今年刚满十八岁,虽然已经封过蜀王,但他没像其他皇子封王一样立刻前去封地,你道为何?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早些时候李世民便听说此子顽劣不堪,只知贪图玩乐,却从不知好好学习,致使担任皇家授课的学士们一直在私下抱怨。 因此此子自然被他认为没有什么经世之才,所以并不在心中的皇储名单之内,于是乎,就没怎么关注。 此次的召见,主要就是想把他打发走,毕竟现在要开始确立储君人选,人多反而不利选取。 却未曾想到今日此子竟然连朕的召见都敢不来,这让李世民心中不禁感到恼怒。 但想到自己的身份,李世民只好默不作声地回到龙椅坐下,面色阴沉好似雷雨大作。 “皇上…”传话太监说完又开始犹豫了。 “有话便说,若还是那般借口便不要再说了,朕不听也罢!”李世民略显怒气道。 “蜀王殿下在小的走前,有让小的将一封奏折呈给皇上。”传话太监从袖中掏出一封奏折,双手捧着跪在地上。 “王德,你去把奏折给朕呈上来。”李世民吩咐道。 “是。”王德应声后便上前将传话太监捧着的奏折拿了上来。 传话太监在王德的示意下离开了甘露殿,走出甘露殿的他摸了摸头上冒出的冷汗,不禁为大唐天子龙威而感到后怕。 ……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