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幼便诵尽百家经典的李世民怎会听不懂李恪这副诗所表现出的意思? 特别是最后一句:世上的很多事情是很难预料、很难说得清的,不如沉溺美酒、及时行乐更好,我一杯杯地喝着心爱的浊酒,直至喝得酩酊大醉,醉得看不见人世间的纷纷扰扰。 “反正我李恪又不可能会是储君,李世民你不用管我,继续选你的储君,我就老老实实的把病养好,养好后过个花天酒地的生活就好。” 虽说李世民并没有将李恪当作储君来培养,但像李恪这样暗示自己并无争夺储君之意,让李世民感觉很不爽。 要知道,这可是大唐的皇位,可是天下之主的位置,你李恪说不要就不要,这把大唐放在何处?特别是那最后一句,这莫不是在嘲讽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在你眼里显得很是不屑? 是的,这就是不屑! 不屑那储君的资格,这无疑是在狠恨的抽打着李世民的脸。 “狂妄至极!”李世民重重拍了龙椅一下,将奏折丢到了跪在他身旁的王德面前,道:“王德,你将这奏折给朕烧了,然后传朕口谕,派人将这逆子立刻带入甘露殿!” “是,皇上。”王德连忙捡起面前的奏折,便准备将奏折丢入火炕的时候却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只见王德惊呼:“皇上,这奏折的背面竟然有一行字!” 随后这封本已要被烧毁的奏折又回到了李世民的手里。 李世民心情复杂的翻到背面,只见奏折背面写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句应该指的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而后面那句梅花香自苦寒来,是指过寒冷冬季的梅花则会更加的幽香。”李世民冷静下来心中细细分析道。“此子的意思莫非是我大唐就如宝剑一般要不断的改造才能走向盛世,即使走向盛世也不能松懈。看不出来,这逆子竟还有这等见识。” “胡乱行文!”李世民虽然心中暗暗欣赏,但嘴上却是骂道,不留痕迹的将手上考章藏进袖口。 而在此之后的李世民再次看了一番其他几位皇子给他的考章,虽说他之前认为写的最好的东宫太子李承乾所写考章,现在看来却不过如此。 这位太子点下虽在考章过程中对朝政也有一针见血的见解,但怎么也不及李恪的一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的有效,李世民便也没了接着看其他逊色于他的皇子考章的心情。 便转向开始了他批阅奏章的时间。 前面忘记交代了,甘露殿即是皇帝的寝宫,也是李世民在此批阅奏章,读书、用膳所用,还有宣招嫔妃侍寝之用。 当李世民看着那小山高的奏折,不由得面露苦笑。 现在这小山高的奏折还是已经经过中书省查阅之后认为自己不能断的事儿,要不然岂不是能堆上天去? 假设一名大唐镇守边疆的将领被邻国敌军骚扰,咽不下这口气,想打回去,这类能引起两国战火的事情兵部、中书省就不敢批了,必须得提交到皇帝这儿,皇帝说打,那就打;皇上说不打,将领就得把怨气憋住。 而另一类像是赈灾放粮之类的,这种十万火急的事儿是不能等的,如果连户部都不敢做主,那么大唐子民恐怕早已被活活饿死。 所以说,在这甘露殿上处理的政务,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较平缓的,但又关系到大唐未来的政策。例如隋朝那会的大运河、秦朝那会的建造皇陵、又好比汉朝的增赋减税,以及和他国和亲结盟之类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