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东德的网络-《红色苏联》


    第(2/3)页

    “弗利克斯先生,您是说,用这台电脑,来模拟这次核爆炸的情况?”图恩问道,他的语调有些奇怪,尤其是说这台电脑的时候。

    “当然不是,这台电脑,只是所有联网电脑中的一部分。”弗利克斯说道:“您可以把这台电脑理解成一个终端,或者说,是一台任务发放的机器。”

    弗利克斯的话,让内行们顿时一愣,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听不懂?什么叫做是所有联网电脑中的一部分?负责任务发放?

    毕竟,在这个时代,在西方世界,联网也是一个没有普及的东西。

    在历史上,互联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这个网络69年正式启用,当时完全军用,之后,到70年代,arpa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之后,74年的时候,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了tcp/ip,这个后世著名的协议,不过,历史上,一直到了82年,arpa才接受了tcp/ip协议,把所有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都转换到tcp/ip。83年的时候,arpa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军用,称为l;另一部分仍称arpa,供民用。而这个民用的网络,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也就是说,在现在,美国还没有出现互联网。

    但是,互联网在苏联,在东欧,已经完全普及了!

    弗利克斯只能继续解释道:“我们这台电脑,使用的是kp1831b86芯片,已经是民用领域里面最出色的芯片了,但是,这款电脑的运算能力,远远不足以满足我们的模拟需求,不过,要是有上几百台,上千台的这种电脑,运算能力,就可以突飞猛进了。所以,我们开发了一套程序,可以用来进行分布式计算。”

    kp1831b86芯片,其实就是克隆美国人的80286芯片,这款芯片的运算能力6z,的确不高,但是,要是有成百上千台这样的计算机一起工作,那就绝对牛逼了!

    要知道,后世的超级电脑,其实也是用这样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就是普通的民用cpu,几百台,甚至是上千台一起组成运算的核心,大幅度地提高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