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压抑的阴影-《血月维度》
第(2/3)页
“杜博士?杜博士,您还好吗?!!”杜锦身边的那名士兵最早发现了杜锦的异样,这一声让其他人随即投来略带疑惑的眼神,便看到微微低头但全身在小幅度颤抖的杜锦,而此时的杜锦正在尽一切可能压抑住自己内心的冲动,哪里顾得上向周围的人解释,他有一种预感,如果自己抬头看向这些人,或者说和他们进行对话,比如导致自己分神导致精神防线的自我崩溃,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杜锦如果失控陷入狂暴。
悬浮车内的无武装人员在杜锦的力量面前,极大可能会死去,甚至还来不及反应,杜锦就会利用他身上的各种能力将这些人的抵抗扼杀,即便当时没有彻底死亡,但也肯定是离死不远了,杜锦平时一直是非常克制自己的,这似乎就导致他心中的阴暗面不断的累积,其实,不只是杜锦,每个普通人都存在着这样的阴暗面,比如在生活里我们是不是总会做一些让自己感到难以置信的事:对某些事物忽悲忽喜、勃然大怒,甚至是破口大骂、举止失常….......…大多数人必然会选择性的忽略这些失控的经历,可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
“阴影自我”,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一直存在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忽视或逃避而消失,了解它可以释放我们的潜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就像某位作家所说:“每个人都像月亮一样,拥有阴暗的一面,却从不展示给任何人看。”举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比如创作北极熊套娃的艺术家们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是要保证每一个新出现的娃娃都比上一个漂亮,这样,当我们从何欣赏的角度打开外面的套娃时,如果看到里面的那个时,就会变得更加欣喜。
也许我们会兴奋地喊道:“比刚才那个还要漂亮!”,不过,这种顺利的自我探索之路并非总是这么令人愉悦,有时,我们揭开的是隐藏起来的不好的部分,比如某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讨厌的人或事等等...................这个隐藏部分就是所谓的
“自我的阴影部分”。这个部分集中了许多阴暗的情感和冲动,在我们的人格中,所有无意识的、未开发的、被拒绝的、被压抑的以及被否认的东西,都是阴影自我,阴影自我常常并不包含在我们的有意识的精神世界中,它是原始的、不协调的,甚至有着自毁倾向。
任何强烈的情感都可能成为阴影自我的触发器,比如愤怒、压抑、爱情。
酒精、药物等降低自制力的物质,也能够促使阴影自我浮现出来。而正因为如此,它也是我们的第二自我,会在我们处于震惊、迷惑、犹豫不决等状态时浮现出来,并掌控我们的行动,在许多时候,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确保身体的存活、保护精神免受严重冲击,有光明就有黑暗,就看你最后是被理智掌控,还是被本能掌控了。
有阴暗面也不代表一定会做坏事,谁都有负面情绪,谁都有恶向胆边生的时候,这时候就看各人自己的自制力了。
杜锦平时为了防止体内的黑色血印利用自己的负面情绪,间接让自己的人格和思维产生变化,趋向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所以他不管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非常克制,除了一些不能违背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其余较为激烈的负面情绪他都非常巧妙的隐藏在心中,希望用时间和事后的
“自我开导”去让它们一步步的淡化乃至消失。可事实上杜锦所做的恰恰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阴影”是把双刃剑,但我们并不能消灭阴影自我,就像我们不可能真正杀死自己的影子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与它和解。
一位心理大师曾经说过做到和解的方法:“了解阴影自我之后,我知道自己将要作出哪种反应,于是我就能改变尚未作出的反应。”另外,许多书籍、戏剧以及电影,其实也都是在作者探索阴影自我的过程中诞生的。
当然了,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成为畅销书作家来用作品探寻阴影自我,因为那需要的其他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并不简单,但要清楚的一点是,探索阴影自我总是件好事,我们可以寻找徘徊在
“黑暗面”中的潜质,而不是活在恐惧当中。
“我们应该掌握自己的所有特质,如果有某个意识不到的层面,就无从谈到理解自我。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把它融合到性格中去,否则它就是我们的桎梏,因为缺了它,我们只是半个人,是对自我的拙劣模仿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专家会去把阴影自我比喻为肥料,没错,这东西对于我们的正面来说又脏又臭,但其实我们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让我们种出的花朵更好、更漂亮,所以,探索阴影自我非但没有危害,反而可以释放我们的潜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本质,而且,当意识到我们心里藏着这样一个对手,可以使人活得更谦卑、更充实。
另外,如果要压制那些不想表露的阴暗面,要花费很大精力。学会接受阴影自我,还可以把这些精力省下来。
杜锦并非完人,因为他年龄和阅历上的不足,再加上他迫切想要对抗血印,乃至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过程中,又不想波及到自己不愿意伤害的人,正因为如此,他便开始压抑自己心中的
“恶”,总以为自己可以把
“阴影”掩饰得天衣无缝,但这些被杜锦刻意压抑的特质,总能找到机会显露出来,让周围的人们看见,就像现在这样,刚才与
“修正者”的交锋让他心中压抑的那一部分以无法预料的方式释放了出来,让他想要毁灭自己和周围一切的事物。
虽然本质上说,一个人只要能够接受自己,才能接受别人。当其更加完整的认识自己后,并不会改变或是丧失自己的本性,而是从内心深处的阴影中找回了原本就属于你的一部分本性,认识它,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也离真实而完整的自己更加靠近一步,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绝对是寥寥无几,甚至创造出类似理论的人,也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杀了他们!他们都该死!”
“我才是最应该成为上帝的人,为什么要趋于人下!”
“我要杀戮,杀戮才能释放我内心的愤怒!!”.............各种扭曲、疯狂的思绪冲击着此时杜锦的理智,让他原本坚定的意识产生了动摇,感觉自己仿佛是在暴雨中无处躲藏的浮萍一样,杜锦只能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控制自己肢体上的动作,同时脑海中一直刻意的回想着自己与父母、司卿相处的美好时光,想要以此来一步步消磨那些负面情绪。
第(2/3)页